快是一种优势
有的人认为,慢工出细活。有的人则说,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快才是硬道理。放在软件开发中,以及自我学习成长中,我觉得后者跟合适一些。快,能成为一种优势。
学生时候学过一个词叫认真,我是很秉承这一点的。但是,还有更重要的有意义的另外一个词叫效率。什么叫效率?说白了,就是找对一个做起来比别人轻松比别人快的方法。
拿一个bug fix来讲,测试已经给你提单了,问题也是必现的。只不过呢,问题单里所描述的方法来复现问题就是需要四十分钟。好吧,我编译这么大的一个工程,怎么也需要个四五分钟,修改代码需要个几分钟,问题复现了分析分析也需要个把分钟。这么多的时间,你是否真的没多想,撸起袖子就开干了呢?如果是这样,反复修改验证的时间最少也可能是一天的,甚者更多了。明显这种慢腾腾的方式,作为一个想要成为优秀程序员的我们来讲,肯定是没有办法接受的。让它快起来吧!
这其中,可能最无法直接改进的就是分析现场和修改代码了。然而,代码编译是一个可以加快的过程,只不过它不适合放在这个时候来做,这需要对make文件进行依赖改进的,可以放在后面的时候进行慢慢优化。在这个阶段,最适合改进的,就是问题的复现了。最好把问题的复现拆成好几个阶段或者步子,把固定不需要反复的步子抽出去, 将问题真正出现的那部分抽出来、最小化它,然后再反复地猜测、验证。大多数的问题其实前提条件的搭建是比较耗时的,问题出现的过程一般不会太长的。我在最近的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,集群搭建使用了半个小时,问题的复现过程却只有5分钟左右(这还是因为我比较懒,没有把那个必现的用例再简化,而是直接提过来用了,要不复现时间还可以再短的)。这就是快,就凭着这几点,我就可以比别人少出一部分时间来,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。这就是快,就是一个优势。
其实,还有一个部分是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学习。这里的快,同样不是一昧地快,而是一种讲究策略的学习方法了。有的人看书很快,有的人看书比较慢; 当前我就属于那个学习较慢的人。发现,这种方式有个毛病,就是看书慢、学习慢,学习的反馈也是慢的,导致其实学习的进展慢,自己的成长也是比较慢的。细细想过的,其实可以换个方式,就是先保证快速地看一次,然后细细想段时间,然后再看一次,不过这一次要关注不理解的点。之后,再找时间看一次, 再一次; 等到确实看明白之后,就不再是用眼睛来看书了,应该把书合上,把所看、所学、所知在心里过一次,沉在心里。
身边有一些优秀的人,他们吸收知识很快,理解东西也很快的,对于陌生的领域进入地很快; 这令我是比较羡慕的,也一直在向这些优秀的人看齐。所以,应该在学习的方法、理解的思维上以及知识的系统上来下功夫。我比较相信一句话是: